2024-05-29 15:10:34 作者:文/史雪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浏览数:0
学校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按照校党委统一部署,坚持党建统领、学科引领,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文化强校特色优势,聚焦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将学院文科优势与学校涉农特色相结合,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努力创新突破,学院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以“德”为先,凝心聚力,强化党建引领内部治理
学院党委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切实加强学院党委对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不断完善内部治理体系,作为全校首批学院完成了系办专业改革,把党支部建在系上,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优势和系办学科优势,积极克服教师学科专业背景分散、学科基础积累不足等实际困难,努力打破学科壁垒,确定了管理学科优先发展战略,成功申报MPA硕士学位点并以优异成绩通过省专家组评审。制定完善了学院年度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修订了教师系列聘期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内部激励机制,不断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热情。
高度重视自身制度建设,学院制定完善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和一台账两清单,切实加强对各项工作的思想引领和政治保障。制定完善了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党委会议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不断提升科学管理和民主决策水平。制定实施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和新闻发布“三审三校”制度,牢牢把握对意识形态工作和舆论宣传工作的领导权。
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学院高度重视思想引领和理论武装,实施的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五步法”作为典型经验在全校推广。先后多次组织党员师生前往临沂、平度、莱西等地考察学习。2017年以来,学院师生获评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优秀共产党员9人,学院党委获评2023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考核优秀单位,被评为2023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近两年2个党支部获评五星级党支部,2023年1项主题党日获得校级立项。
以“文”为魂,传承创新,打造文化育人品牌矩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紧扣文化脉搏,传播时代新风,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2017年以来,学院精心打造了人文论坛、国学研究院、博雅剧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等多个校园文化品牌。截至发稿日期,人文论坛已开展讲座近百场,讲授内容涵盖文学、法学、教育、历史、哲学等诸多学科,校内外参与教师专家近百人,学生参与6000余人次,相关新闻浏览量上万次;国学研究院“滋兰树蕙”国学经典教育项目迄今已进行了104期,字句精讲了四书、老庄、《诗经》《易经》等10部国学经典,并邀请校外著名学者进行国学讲堂宣讲40余期;博雅剧社7年9次话剧演出,演出剧目30余个,不仅在全校掀起了话剧热,成为学校美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受到了学习强国、齐鲁晚报、网易新闻、齐鲁壹点、半岛网、今日头条等多家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先后报道50余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开展了具有创造性、开放性的沉浸式、体验式校园文化精品活动,涵盖了朗诵、演讲、书法、画艺、舞台剧、沙龙、竞赛、运动会等多元化的校园活动。
此外,学院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举办了“青岛文化典籍与文化名人研究”学术研讨会暨青岛古典文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51位专家学者就青岛的文化典籍、文化名人、文学文化问题及古典文学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学院教师作为主力参与编写了山东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山东文化体验廊道故事丛书”之《青岛历史文化故事》;学院教师历时10年,完成了对农书《二如亭群芳谱》的注释和研究工作,获批省社科重点项目1项,实现了学校省社科重点项目零的突破;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各级各类文化传承创新类课题百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学院教师获教育部“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之“迦陵杯·诗词讲解大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获青岛高校教学名师1人。
以“农”为芯,砥砺奋进,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学院发挥专业优势,深度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特色成果。
聚焦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学院成立了“黄河特色课程教学团队”“中华农业文明与黄河农耕文化研究团队”,编写了《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教程》并面向全校开课,教程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为主线,以二十四个节气的自然时令变迁为顺序,从气候物候、农事活动、风俗文化、谚语表达、诗情词韵五个方面展开,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演变过程和文化特征,阐释农耕文化精华,赓续中华文脉。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学院举办了“乡村文化振兴与文化治理”学术研讨会,包括3位长江学者、5位二级教授在内的省内外4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50多名同行专家应邀出席会议。承办了山东省农业历史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3年学术研讨会,被省市多家媒体广泛报道。
聚焦服务地方发展,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青岛的重要指示要求,紧紧围绕深度服务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学院现建有“乡村振兴智库”和“青岛区域文化研究中心”两个青岛市智库;为村改居社区编写社区志2部,服务乡村文化振兴。
以“人”为本,提质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院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先后获批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劳动教育典型实践项目、山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五为”志愿服务重点项目、第八届青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集体创新项目;学院与10余个街道社区、社会机构建立合作共建关系,广泛开展“访企拓岗”,着力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积极开辟专业双创新赛道,主动对接国家级赛事,开设了全国大学生汉语大赛、普通话大赛、语言文字能力大赛、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等重要赛事校赛,累计百余支队伍、千余人参赛!“大学生筑爱圆梦服务”社会实践团多次获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2023年成立的“虹文·益”志愿服务团已累计服务50余次;学生完成国家级、省级等各类创新创业项目110余项,400余人次在各类专业竞赛中获奖;知识产权专业2021级3班团支部获评共青团山东省委2023年度“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2名学生被评为欧洲杯买球app官网下载“五四青年标兵”。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将以拼搏的姿态,继续披荆斩棘、续写荣光!
【史雪撰写 徐以师审核】
2023年5月6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组织教工党员赴平度党建教育基地开展“学思想、践初心”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2024年1月9日,山东省高校德育中心主任、山东师范大学教授修蕾为学院教师作“人文论坛”2024年第一讲学术报告
2021年10月14日,博雅剧社演出原创话剧《李登海》
2023年5月14日,来自省内外4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50多名同行专家应邀出席“乡村文化振兴与文化治理”学术研讨会
2023年5月14日,学院开展“我与长江学者面对面”主题座谈
2024年4月18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城阳区司法局、城阳区人才协同创新赋能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城阳区知识产权法律论坛
2024年4月17日,欧洲杯买球官方官网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系列活动之虹文诗词大会决赛
2023年7月,人文学院大学生筑爱圆梦服务团赴山西开展社会实践